Portal de Leis da China - CJO

Encontre as leis e documentos públicos oficiais da China em inglês

InglêsArabeChinês (simplificado)NeerlandêsFrancêsAlemãoHindiItalianoJaponêsCoreanaPortuguêsRussoEspanholSuecoHebraicoIndonésioVietnamitaTailandêsTurcoMalay

Lei de Assistência Judiciária da China (2021)

法律 援助 法

Tipo de leis Escritórios de

Organismo emissor Comitê Permanente do Congresso Nacional do Povo

Data de promulgação 20 Agosto , 2021

Data efetiva 01 de janeiro de 2022

Status de validade Válido

Âmbito de aplicação Em todo o país

Tópico (s) Profissão legalizada

Editor (es) Huang Yanling 黄燕玲

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 援助 法
第一 章 总 则
第一 条 为了 规范 和 促进 法律 援助 工作, 保障 公民 和 有关 当事人 的 合法 权益, 保障 法律 正确 实施, 维护 社会 公平 正义, 制定 本法.
第二 条 本法 所称 法律 援助 , 是 国家 建立 的 为 经济 困难 公民 和 符合 法定 条件 的 其他 当事人 无偿 提供 法律 法律 、 代理 、 刑事 辩护 等 法律 服务 的 制度, 是 公共 法律 服务 体系 的 组成。
第三 条 法律 援助 工作 坚持 中国 共产党 领导, 坚持 以 人民 为 中心, 尊重 和 保障 人权, 遵循 公开 、 公平 、 公正 的 原则, 实行 国家 保障 与 社会 参与 相 结合.
第四 条 县级 以上 人民政府 应当 将 法律 援助 工作 纳入 国民经济 和 社会 发展 规划 、 基本 公共 服务 体系, 保障 法律 援助 事业 与 经济 社会 协调 发展.
县级 以上 人民政府 应当 健全 法律 援助 保障 体系, 将 法律 援助 相关 经费 列入 本 级 政府 预算, 建立 动态 调整 机制, 保障 法律 援助 工作 需要, 促进 法律 援助 均衡 发展.
第五 条 国务院 司法 行政 部门 指导 、 监督 全国 的 ​​法律 援助 工作。 县级 以上 地方 人民政府 司法 行政 部门 指导 、 、 监督 本 行政 区域 的 法律 援助 工作.
县级 以上 人民政府 其他 有关部门 依照 各自 职责, 为 法律 援助 工作 提供 支持 和 保障。
第六 条 人民法院 、 人民 检察院 、 公安 机关 应当 在 各自 职责 范围 内 保障 当事人 依法 获得 法律 援助, 为 法律 援助 人员 开展 工作 提供 便利.
第七 条 律师 协会 应当 指导 和 支持 律师 事务所 、 律师 参与 法律 援助 工作。
第八 条 国家 鼓励 和 支持 群团 组织 、 事业单位 、 社会 组织 在 司法 行政 部门 指导 下, 依法 提供 法律 援助.
第九条 国家 鼓励 和 支持 企业 事业单位 、 社会 组织 和 个人 等 社会 力量, 依法 通过 捐赠 等 方式 为 法律 援助 事业 提供 支持 ; 对 符合 条件 的 , 给予 税收 优惠.
第十 条 司法 行政 部门 应当 开展 经常 性 的 法律 援助 宣传 教育, 普及 法律 援助 知识.
新闻 媒体 应当 积极 开展 法律 援助 公益 宣传, 并 加强 舆论监督。
第十一条 国家 对 在 法律 援助 工作 中 做出 突出 贡献 的 组织 和 个人, 按照 有关 规定 给予 表彰 、 奖励。
第二 章 机构 和 人员
第十二 条 县级 以上 人民政府 司法 行政 部门 应当 设立 法律 援助 机构。 法律 援助 机构 负责 组织 实施 法律 援助 工作, 受理 、 审查 法律 援助 申请, 指派 律师 、 基层 法律 服务 工作者 、 法律 援助 志愿者 等 法律援助 人员 提供 法律 援助, 支付 法律 援助 补贴。
第十三 条 法律 援助 机构 根据 工作 需要, 可以 安排 本 机构 具有 律师 资格 或者 法律 职业 资格 的 工作 人员 提供 法律 法律 ; 可以 设置 设置 法律 援助 工作站 或者 联络 点 , 就近 受理 法律 援助 申请.
第十四 条 法律 援助 机构 可以 在 人民法院 、 人民 检察院 和 看守所 等 场所 派驻 值班 律师, 依法 为 没有 辩护人 的 犯罪 嫌疑 人 、 被告人 提供 法律 援助.
第十五 条 司法 行政 部门 可以 通过 政府 采购 等 方式, 择优 选择 律师 事务所 等 法律 法律 机构 为 受援人 提供 法律 援助.
第十六 条 律师 事务所 、 基层 法律 服务 所 、 律师 、 基层 法律 服务 工作者 负有 负有 依法 提供 法律 援助 的 义务.
律师 事务所 、 基层 法律 服务 所 应当 支持 和 保障 本 所 律师 、 基层 法律 服务 服务 履行 法律 援助 义务。
第十七 条 国家 鼓励 和 规范 法律 援助 志愿 服务 ; 支持 符合 条件 的 个人 作为 法律 援助 志愿者, 依法 提供 法律 援助.
高等院校 、 科研 机构 可以 组织 从事 法学 教育 、 研究 工作 的 人员 和 法学 专业 学生 作为 法律 援助 志愿者, 在 司法 行政 部门 指导 下, 为 当事人 提供 法律 咨询 、 代 拟 法律 文书 等 法律 援助.
法律 援助 志愿者 具体 管理 办法 由 国务院 有关部门 规定。
第十八 条 国家 建立 健全 法律 服务 资源 依法 跨 区域 流动 机制, 鼓励 和 支持 律师 事务所 、 律师 、 法律 援助 志愿者 等 在 法律 服务 资源 相对 短缺 地区 提供 法律 援助.
第十九 条 法律 援助 人员 应当 依法 履行 职责, 及时 为 受援人 提供 符合 标准 的 法律 援助 服务, 维护 受援人 的 合法 权益.
第二十条 法律 援助 人员 应当 恪守 职业 道德 和 执业 纪律, 不得 向 受援人 收取 任何 财物.
第二十 一条 法律 援助 机构 、 法律 援助 人员 对 提供 法律 援助 过程 中 知悉 的 国家 秘密 、 商业 秘密 和 个人 隐私 应当 予以 保密.
第三 章 形式 和 范围
第二十 二条 法律 援助 机构 可以 组织 法律 援助 人员 依法 提供 下列 形式 的 法律 援助 服务:
(一) 法律 咨询 ;
(二) 代 拟 法律 文书 ;
(三) 刑事 辩护 与 代理 ;
(四) 民事案件 、 行政 案件 、 国家 赔偿 案件 的 诉讼 代理 及 非 诉讼 代理.
(五) 值班 律师 法律 帮助 ;
(六) 劳动 争议 调解 与 仲裁 代理 ;
(七) 法律 、 法规 、 规章 规定 的 其他 形式.
第二十 三条 法律 援助 机构 应当 通过 服务 窗口 、 电话 、 网络 等 多种 方式 提供 法律 咨询 服务 ; 提示 当事人 享有 依法 申请 法律 援助 的 权利, 并 告知 申请 法律 援助 的 条件 和 程序.
第二十 四条 刑事 案件 的 犯罪 嫌疑 人 、 被告人 因 经济 困难 或者 其他 原因 没有 委托 辩护人 的 , 本人 及其 近 亲属 可以 向 法律 援助 机构 申请 法律 援助.
第二十 五条 刑事 案件 的 犯罪 嫌疑 人 、 被告人 属于 下列 人员 之一, 没有 委托 辩护人 的 , 人民法院 、 人民 检察院 、 公安 机关 应当 通知 法律 援助 机构 指派 : 担任 辩护人.
(一) 未成年 人 ;
(二) 视力 、 听力 、 言语 残疾人 ;
(三) 不能 完全 辨认 自己 行为 的 成年人.
(四) 可能 被 判处 无期徒刑 、 死刑 的 人.
(五) 申请 法律 援助 的 死刑 复核 案件 被告人.
(六) 缺席 审判 案件 的 被告人.
(七) 法律 法规 规定 的 其他 人员.
其他 适用 普通 程序 审理 的 刑事 案件, 被告人 没有 委托 辩护人 的, 人民法院 可以 通知 法律 援助 机构 指派 律师 担任 辩护人.
第二十 六条 对 可能 被 判处 无期徒刑 、 死刑 的 人, 以及 死刑 复核 案件 的 被告人, 法律 援助 机构 收到 人民法院 、 、 人民 检察院 、 公安 机关 通知 后 , 应当 指派 具有 三年 以上 相关 执业 经历 的律师 担任 辩护人。
第二 十七 条 人民法院 、 人民 检察院 、 公安 机关 通知 法律 援助 机构 指派 律师 担任 辩护人 时, 不得 限制 或者 损害 犯罪 嫌疑 人 、 被告人 委托 辩护人 的 权利.
第二 十八 条 强制 医疗 案件 的 被 申请人 或者 被告人 没有 委托 诉讼 代理人 的, 人民法院 应当 通知 法律 援助 机构 指派 律师 为其 提供 法律 援助.
第二 十九 条 刑事 公诉 案件 的 被害人 及其 法定代理人 或者 近 亲属, 刑事 自诉 案件 的 自诉 人 及其 法定代理人, 刑事 附带 民事诉讼 案件 的 原告人 及其 法定代理人, 因 经济 困难 没有.诉讼 代理人 的 , 可以 向 法律 援助 机构 申请 法律 援助.
第三 十条 值班 律师 应当 依法 为 没有 辩护人 的 犯罪 嫌疑 人 、 被告人 提供 法律 咨询 、 程序 选择 建议 、 申请 变更 变更 措施 、 对 案件 处理 提出 意见 等 法律 帮助.
第三十一条 下列 事项 的 当事人, 因 经济 困难 没有 委托代理人 的 , 可以 向 法律 法律 援助 机构 申请 法律 援助 :
(一) 依法 请求 国家 赔偿 ;
(二) 请求 给予 社会 保险 待遇 或者 社会 救助 ;
(三) 请求 发给 抚恤金 ;
(四) 请求 给付 赡养 费 、 抚养 费 、 扶养 费 ;
(五) 请求 确认 劳动 关系 或者 支付 劳动 报酬 ;
(六) 请求 认定 公民 无 民事 行为 能力 或者 限制 限制 民事 能力 ;
(七) 请求 工伤事故 、 交通事故 、 食品 药品 安全 事故 、 医疗事故 人身 损害 赔偿 ;
(八) 请求 环境污染 、 生态 破坏 损害 赔偿 ;
(九) 法律 、 法规 、 规章 规定 的 其他 情形.
第三 十二 条 有 下列 情形 之一, 当事人 申请 法律 援助 的 , 不受 经济 困难 条件 的 限制 :
(一) 英雄 烈士 近 亲属 为 维护 英雄 烈士 的 人格 权益.
(二) 因 见义勇为 行为 主张 相关 民事 权益 ;
(三) 再审 改判 无罪 请求 国家 赔偿 ;
(四) 遭受 虐待 、 遗弃 或者 家庭 暴力 的 受害人 主张 相关 权益.
(五) 法律 、 法规 、 规章 规定 的 其他 情形.
第三 十三 条 当事人 不服 司法机关 生效 裁判 或者 决定 提出 申诉 或者 申请 再审, 人民法院 决定 、 裁定 再审 或者 人民 检察院 提出 抗诉, 因 经济 困难 没有 委托 辩护人 或者 诉讼 代理人 的 , 本人 及其 近 亲属 可以.法律 援助 机构 申请 法律 援助。
第三 十四 条 经济 困难 的 标准, 由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 人民政府 根据 本 行政 区域 经济 发展 状况 和 法律 援助 工作 需要 确定, 并 实行 动态 调整.
第四 章 程序 和 实施
第三 十五 条 人民法院 、 人民 检察院 、 公安 机关 和 有关部门 在 办理 案件 或者 相关 事务 中, 应当 及时 告知 有关 当事人 有权 依法 申请 法律 援助.
第三 十六 条 人民法院 、 人民 检察院 、 公安 机关 办理 刑事 案件, 发现 有 本法 第二十 五条 第一 款 、 第二 十八 条 规定 情形 的 , 应当 在 三 日内 通知 法律 援助 机构 指派 律师.法律 援助 机构 收到 通知 后, 应当 在 三 日内 指派 律师 并 通知 人民法院 、 人民 检察院 、 公安 机关。
第三 十七 条 人民法院 、 人民 检察院 、 公安 机关 应当 保障 值班 律师 依法 提供 法律 帮助, 告知 没有 辩护人 的 犯罪 嫌疑 嫌疑 人 、 被告人 有权 约见 值班 律师 , 并 依法 为 值班 律师 了解 案件 有关 情况 、 阅卷.会见 等 提供 便利。
第三 十八 条 对 诉讼 事项 的 法律 援助, 由 申请人 向 办案 机关 所在地 的 法律 援助 机构 提出 申请 ; 对 非 诉讼 事项 的 法律 援助, 由 申请人 向 争议 处理 机关 所在地 或者 事由 发生 地 的 法律 机构提出 申请。
第三 十九 条 被 羁押 的 犯罪 嫌疑 人 、 被告人 、 服刑 人员, 以及 强制 隔离 戒毒 人员 等 提出 法律 援助 申请 的 , 办案 机关 、 监管 场所 应当 在 二十 四 小时 内 将 申请 转交 法律 援助 机构.
犯罪 嫌疑 人 、 被告人 通过 值班 律师 提出 代理 、 刑事 辩护 等 法律 援助 申请 的 , 值班 律师 应当 在 二十 四 小时 内 将 申请 转交 法律 援助 机构.
第四 十条 无 民事 行为 能力 人 或者 限制 民事 行为 能力 人 需要 法律 援助 的 , 可以 由其 法定代理人 代为 提出 申请。 法定代理人 侵犯 无 民事 行为 能力 人 、 限制 民事 行为 能力 人 合法 权益 的 ,.法定代理人 或者 近 亲属 可以 代为 提出 法律 援助 申请。
被 羁押 的 犯罪 嫌疑 人 、 被告人 、 服刑 人员, 以及 强制 隔离 戒毒 人员, 可以 由其 法定代理人 或者 近 亲属 代为 提出 法律 援助 申请.
第四十一条 因 经济 困难 申请 法律 援助 的, 申请人 应当 如实 说明 经济 困难 状况.
法律 援助 机构 核查 申请人 的 经济 困难 状况, 可以 通过 信息 共享 查询, 或者 由 申请人 进行 个人 诚信 承诺。
法律 援助 机构 开展 核查 工作, 有关部门 、 单位 、 村民 委员会 、 居民委员会 和 个人 应当 予以 配合。
第四 十二 条 法律 援助 申请人 有 材料 证明 属于 下列 人员 之一 的 , 免予 核查 经济 困难 状况 :
(一) 无 固定 生活 来源 的 未成年 人 、 老年人 、 残疾人 等 特定 群体.
(二) 社会 救助 、 司法 救助 或者 优抚对象 ;
(三) 申请 支付 劳动 报酬 或者 请求 工伤事故 人身 损害 赔偿 的 进城 务工 人员.
(四) 法律 、 法规 、 规章 规定 的 其他 人员.
第四 十三 条 法律 援助 机构 应当 自 收到 法律 援助 申请 之 日 起 七日 内 进行 审查, 作出 是否 给予 法律 援助 的 决定。 决定 给予 法律 援助 的 , 应当 自 作出 决定 之 日 起 三 日内 指派 法律 援助.为 受援人 提供 法律 援助 ; 决定 不 给予 法律 援助 的 , 应当 书面 告知 申请人 , 并 说明 理由.
申请人 提交 的 申请 材料 不 齐全 的 , 法律 援助 机构 应当 一次性 告知 申请人 需要 补充 的 材料 或者 要求 申请人 作出 说明。 申请人 未按 要求 补充 材料 或者 作出 说明 的 , 视为 撤回 申请.
第四 十四 条 法律 援助 机构 收到 法律 援助 申请 后, 发现 有 下列 情形 之一 的 , 可以 决定 先行 提供 法律 援助 :
(一) 距 法定 时效 或者 期限 届满 不足 七日, 需要 及时 提起 诉讼 或者 申请 申请 仲裁 、 行政 复议.
(二) 需要 立即 申请 财产 保全 、 证据 保全 或者 先予 执行 ;
(三) 法律 、 法规 、 规章 规定 的 其他 情形.
法律 援助 机构 先行 提供 法律 援助 的, 受援人 应当 及时 补办 有关 手续, 补充 有关 材料.
第四 十五 条 法律 援助 机构 为 老年人 、 残疾人 提供 法律 援助 服务 的, 应当 根据 实际 情况 提供 无障碍 设施 设备 和 服务.
法律 法规 对 向 特定 群体 提供 法律 援助 有 其他 特别 规定 的 , 依照 其 规定.
第四 十六 条 法律 援助 人员 接受 指派 后, 无正当理由 不得 拒绝 、 拖延 或者 终止 提供 法律 援助 服务.
法律 援助 人员 应当 按照 规定 向 受援人 通报 法律 援助 事项 办理 情况, 不得 损害 受援人 合法 权益.
第四 十七 条 受援人 应当 向 法律 援助 人员 如实 陈述 与 法律 援助 事项 有关 的 情况, 及时 提供 证据 材料, 协助 、 配合 办理 法律 援助 事项.
第四 十八 条 有 下列 情形 之一 的 , 法律 援助 机构 应当 作出 终止 法律 援助 的 决定:
(一) 受援人 以 欺骗 或者 其他 不正当 手段 获得 法律 援助 ;
(二) 受援人 故意 隐瞒 与 案件 有关 的 重要 事实 或者 提供 虚假 证据.
(三) 受援人 利用 法律 援助 从事 违法 活动 ;
(四) 受援人 的 经济 状况 发生 变化, 不再 符合 法律 援助 条件.
(五) 案件 终止 审理 或者 已经 被 撤销 ;
(六) 受援人 自行 委托 律师 或者 其他 代理人 ;
(七) 受援人 有 正当 理由 要求 终止 法律 援助 ;
(八) 法律 法规 规定 的 其他 情形.
法律 援助 人员 发现 有 前款 规定 情形 的, 应当 及时 向 法律 援助 机构 报告.
第四 十九 条 申请人 、 受援人 对 法律 援助 机构 不予 法律 援助 、 终止 法律 援助 的 决定 有 异议 的 , 可以 向 设立 该 法律 援助 机构 的 司法 行政 部门 提出.
司法 行政 部门 应当 自 收到 异议 之 日 起 五 日内 进行 审查, 作出 维持 法律 援助 机构 决定 或者 责令 法律 援助 机构 改正 的。
申请人 、 受援人 对 司法 行政 部门 维持 法律 援助 机构 决定 不服 的, 可以 依法 申请 行政 复议 或者 提起 行政 诉讼.
第五 十条 法律 援助 事项 办理 结束 后, 法律 援助 人员 应当 及时 向 法律 援助 机构 报告, 提交 有关 法律 文书 文书 的 副本 或者 复印件 、 办理 情况 报告 等 材料.
第五 章 保障 和 监督
第五十一条 国家 加强 法律 援助 信息 化 建设, 促进 司法 行政 部门 与 司法机关 及 其他 有关部门 实现 信息 共享 和 工作 协同。
第五 十二 条 法律 援助 机构 应当 依照 有关 规定 及时 向 法律 援助 人员 支付 支付 法律 援助 补贴。
法律 援助 补贴 的 标准, 由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 人民政府 司法 行政 部门 会同 同级 财政 部门, 根据 当地 经济 发展 水平 和 法律 援助 的 服务 类型 、 承办 成本 、 基本 劳务 费用 等 确定 , 并 实行 动态 ,.
法律 援助 补贴 免征 增值税 和 个人 所得税。
第 五十 三条 人民法院 应当 应当 根据 情况 对 受援人 缓 收 、 减收 或者 免收 诉讼 费用 ; ; 法律 援助 人员 复制 相关 材料 等 费用 予以 免收 或者 减收。
公证 机构 、 司法 鉴定 机构 应当 对 受援人 减收 或者 免收 公证 费 、 鉴定 费。
第 五十 四条 县级 以上 人民政府 司法 行政 部门 应当 有计划地对 法律 援助 人员 进行 培训, 提高 法律 援助 人员 的 专业 素质 和 服务 能力.
第五 十五 条 受援人 有权 向 法律 援助 机构 、 法律 援助 人员 了解 法律 援助 事项 办理 情况 ; 法律 援助 机构 、 法律 援助 人员 未 依法 履行 职责 职责 的 , 受援人 可以 向 司法 行政 部门 , ,.请求 法律 援助 机构 更换 法律 援助 人员。
第五 十六 条 司法 行政 部门 应当 建立 法律 援助 工作 投诉 查处 制度 ; 接到 投诉 后, 应当 依照 有关 规定 受理 和 调查 处理, 并 及时 向 投诉 人 告知 处理 结果.
第五 十七 条 司法 行政 部门 应当 加强 对 法律 援助 服务 的 监督, 制定 法律 援助 服务 质量 标准, 通过 第三方 评估 等 方式 定期 进行 质量 考核.
第五 十八 条 司法 行政 部门 、 法律 援助 机构 应当 建立 法律 援助 信息 公开 制度, 定期 向 社会 公布 法律 援助 资金 使用 、 案件 办理 、 质量 考核 结果 等 情况, 接受 社会 监督.
第五 十九 条 法律 援助 机构 应当 综合 运用 庭审 旁听 、 案卷 检查 、 征询 司法机关 意见 和 回访 受援人 等 措施 ,, 督促 法律 援助 人员 提升 服务 质量.
第六 十条 律师 协会 应当 将 律师 事务所 、 律师 履行 法律 援助 义务 的 情况 纳入 年度 考核 内容, 对 拒不 履行 或者 怠于 履行 法律 援助 义务 义务 的 律师 事务所 、 律师 , 依照 有关 规定 进行 惩戒.
第六 章 法律 责任
第六十一条 法律 援助 机构 及其 工作 人员 有 下列 情形 之一 的 , 由 设立 该 法律 援助 机构 的 司法 行政 部门 责令 限期 改正 ; 有 违法 所得 的 , 责令 退还 或者 没收 违法 所得 ; 对 直接 负责 的 主管人员 和 其他 直接 责任 人员 , 依法 给予 处分 :
(一) 拒绝 为 符合 法律 援助 条件 的 人员 提供 法律 援助, 或者 故意 为 不 符合 法律 援助 条件 的 人员 提供 法律 援助.
(二) 指派 不 符合 本法 规定 的 人员 提供 法律 援助.
(三) 收取 受援人 财物 ;
(四) 从事 有偿 法律 服务 ;
(五) 侵占 、 私分 、 挪用 法律 援助 经费 ;
(六) 泄露 法律 援助 过程 中 知悉 的 国家 秘密 、 商业 秘密 和 个人 隐私.
(七) 法律 法规 规定 的 其他 情形.
第六 十二 条 律师 事务所 、 基层 法律 服务 所有 下列 情形 之一 的 , 由 司法 行政 部门 依法 给予 处罚 :
(一) 无正当理由 拒绝 接受 法律 援助 机构 指派 ;
(二) 接受 指派 后, 不 及时 安排 本 所 律师 、 基层 法律 服务 工作者 办理 法律 援助 事项 或者 拒绝 为本 所 律师 、 基层 法律 服务 工作者 办理 法律 援助 事项 提供 支持 法律 援助 事项 或者 拒绝 为本 所 律师 、 基层 法律 服务 工作者 办理 法律 援助 事项 提供 支持 和 保障.
(三) 纵容 或者 或者 放任 本 所 律师 、 基层 法律 服务 工作者 怠于 履行 法律 援助 援助 义务 或者 擅自 终止 提供 法律 援助 ;
(四) 法律 法规 规定 的 其他 情形.
第六 十三 条 律师 、 基层 法律 服务 工作者 有 下列 情形 之一 的 , 由 司法 行政 部门 依法 给予 处罚 :
(一) 无正当理由 拒绝 履行 法律 援助 义务 或者 怠于 履行 履行 法律 义务 ;
(二) 擅自 终止 提供 法律 援助 ;
(三) 收取 受援人 财物 ;
(四) 泄露 法律 援助 过程 中 知悉 的 国家 秘密 、 商业 秘密 和 个人 隐私.
(五) 法律 法规 规定 的 其他 情形.
第六 十四 条 受援人 以 欺骗 或者 其他 不正当 手段 获得 法律 援助 的 , 由 司法 行政 部门 责令 其 支付 已 实施 法律 援助 的 费用 , 并处 三 千元 以下 罚款.
第六 十五 条 违反 本法 规定, 冒用 法律 援助 名义 提供 法律 服务 并 谋取 利益 的 , 由 司法 行政 部门 责令 改正, 没收 违法 所得, 并处 违法 所得 一倍 以上 三倍 以下 罚款.
第六 十六 条 国家 机关 及其 工作 人员 在 法律 援助 工作 中 滥用职权 、 玩忽职守 、 徇私舞弊 的 , 对 直接 负责 的 的 主管 人员 和 其他 直接 责任 人员, 依法 给予 处分.
第六 十七 条 违反 本法 规定, 构成 犯罪 的 , 依法 追究 刑事责任.
第七 章 附 则
第六 十八 条 工会 、 共产 主义 青年团 、 妇女 联合会 、 残疾人 联合会 等 群团 组织 开展 法律 援助 工作, 参照 适用 本法 的 相关 规定.
第六 十九 条 对 外国人 和 无国籍 人 提供 法律 援助, 我国 法律 有 规定 的 , 适用 法律 规定 ; 我国 法律 没有 规定 的 , 可以 根据 我国 缔结 或者 参加 的 国际 条约, 或者 按照 互惠法 的 相关 规定。
第七 十条 对 军人 军属 提供 法律 援助 的 具体 办法, 由 国务院 和 中央 军事 委员会 有关部门 制定.
第七十一条 本法 自 2022 年 1 月 1 日 起 施行。

© 2020 Guodong Du e Meng Yu. Todos os direitos reservados. A republicação ou redistribuição do conteúdo, incluindo por enquadramento ou meios semelhantes, é proibida sem o consentimento prévio por escrito de Guodong Du e Meng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