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 de Leis da China - CJO

Encontre as leis e documentos públicos oficiais da China em inglês

InglêsArabeChinês (simplificado)NeerlandêsFrancêsAlemãoHindiItalianoJaponêsCoreanaPortuguêsRussoEspanholSuecoHebraicoIndonésioVietnamitaTailandêsTurcoMalay

Lei de Disciplina Governamental para Funcionários Públicos da China (2020)

公职 人员 政务 处分 法

Tipo de leis Escritórios de

Organismo emissor Comitê Permanente do Congresso Nacional do Povo

Data de promulgação Junho 20, 2020

Data efetiva Julho 01, 2020

Status de validade Válido

Âmbito de aplicação Em todo o país

Tópico (s) Administração Pública Lei do Funcionário Público

Editor (es) CJ Observer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职 人员 政务 处分 法
(2020 年 6 月 20 日 第十 三届 全国 人民 代表 大会 常务委员会 第十九 次 会议 通过)
第一 章 总则
第二 章 政务 处分 的 种类 和 适用
第三 章 违法行为 及其 适用 的 政务 处分
第四 章 政务 处分 的 程序
第五 章 复审 、 复核
第六 章 法律 责任
第七 章 附则
第一 章 总则
第一 条 为了 规范 政务 处分, 加强 对 所有 行使 公 权力 的 公职 人员 的 监督, 促进 公职 人员 依法 履职 、 秉公 用 权 、 廉洁 从政 从业 、 坚持 道德 道德,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监察 法 法, 制定.法。
第二 条 本法 适用 于 监察 机关 对 违法 的 公职 人员 给予 政务 处分 的 活动.
本法 第二 章 、 第三 章 适用 于 公职 人员 任免 机关 、 单位 对 违法 的 公职 人员 给予 处分。 处分 的 程序 、 申诉 等 适用 其他 其他 法律 、 行政 法规 、 国务院 部门 规章 和 国家 有关 规定.
本法 所称 公职 人员, 是 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监察 法》 第十五 条 规定 的 人员.
第三 条 监察 机关 应当 按照 管理 权限, 加强 对 公职 人员 的 监督, 依法 给予 违法 的 公职 人员 政务 处分.
公职 人员 任免 机关 、 单位 应当 按照 管理 权限, 加强 对 公职 人员 的 教育 、 管理 、 监督, 依法 给予 违法 的 公职 人员 处分.
监察 机关 发现 公职 人员 任免 机关 、 单位 应当 给予 处分 而未 给予, 或者 给予 的 处分 违法 、 不当 的 , 应当 及时 提出 监察 建议.
第四 条 给予 公职 人员 政务 处分, 坚持 党管干部 原则, 集体 讨论 决定 ; 坚持 法律 面前 一律 平等, 以 事实 为 根据, 以 法律 为 准绳, 给予 的 政务 处分 与 违法行为 的 性质 、 情节 情节 、 程度. ; 坚持 惩戒 与 教育 相 结合, 宽严 相 济。
第五 条 给予 公职 人员 政务 处分, 应当 事实 清楚 、 证据 确凿 、 定性 准确 、 处理 恰当 、 程序 合法 、 手续 完备。
第六 条 公职 人员 依法 履行 职责 受 法律 保护, 非 因 法定 事由 、 非 经 法定 程序, 不受 政务 处分。
第二 章 政务 处分 的 种类 和 适用
第七 条 政务 处分 的 种类 为:
(一) 警告 ;
(二) 记过 ;
(三) 记大过 ;
(四) 降级 ;
(五) 撤职 ;
(六) 开除。
第八 条 政务 处分 的 期间 为:
(一) 警告, 六个月 ;
(二) 记过, 十 二个月 ;
(三) 记大过, 十 八个月 ;
(四) 降级 、 撤职, 二十 四个月。
政务 处分 决定 自 作出 之 日 起 生效, 政务 处分 期 自 政务 处分 决定 生效 之 日 起 计算。
第九条 公职 人员 二人 以上 共同 违法, 根据 各自 在 违法行为 中 所 起 的 作用 和 应当 承担 的 法律 责任, 分别 给予 政务 处分.
第十 条 有关 机关 、 单位 、 组织 集体 作出 的 决定 违法 或者 实施 违法行为 的, 对 负有责任 的 领导 领导 人员 和 和 直接 人员 人员 的 公职 公职 依法 给予 政务 政务.
第十一条 公职 人员 有 下列 情形 之一 的 , 可以 从轻 或者 减轻 给予 政务 处分 :
(一) 主动 交代 本人 应当 受到 政务 处分 的 违法行为 的.
(二) 配合 调查, 如实 说明 本人 违法 事实 的 ;
(三) 检举 他人 违纪 违法行为, 经 查证 属实 的 ;
(四) 主动 采取 措施, 有效 避免 、 挽回 损失 或者 消除 不良 影响 的 ;
(五) 在 共同 违法行为 中 起 次要 或者 辅助 作用 的.
(六) 主动 上交 或者 退赔 违法 所得 的 ;
(七) 法律 、 法规 规定 的 其他 从轻 或者 减轻 情节.
第十二 条 公职 人员 违法行为 情节 轻微, 且 具有 本法 第十一条 规定 的 情形 之一 的 , 可以 对其 进行 谈话 提醒 、 批评 教育 、 责令 检查 或者 予以 诫勉 , 免予 或者 不予 政务 处分.
公职 人员 因 不明 真相 被 裹挟 或者 被 胁迫 参与 违法 活动, 经 批评 教育 后 确 有 悔改 表现 的 , 可以 减轻 、 免予 或者 不予 政务 处分.
第十三 条 公职 人员 有 下列 情形 之一 的 , 应当 从重 给予 政务 处分:
(一) 在 政务 处分 期内 再次 故意 违法, 应当 受到 政务 处分 的 ;
(二) 阻止 他人 检举 、 提供 证据 的 ;
(三) 串供 或者 伪造 、 隐匿 、 毁灭 证据 的.
(四) 包庇 同案 人员 的 ;
(五) 胁迫 、 唆使 他人 实施 违法行为 的 ;
(六) 拒不 上交 或者 退赔 违法 所得 的 ;
(七) 法律 、 法规 规定 的 其他 从重 情节.
第十四 条 公职 人员 犯罪 , 有 下列 情形 之一 的 , 予以 开除 :
(一) 因 故意 犯罪 被 判处 管制 、 拘役 或者 有期徒刑 以上 刑罚 ((含 宣告 缓刑) 的.
(二) 因 过失 犯罪 被 判处 有期徒刑, 刑期 超过 三年 的.
(三) 因 犯罪 被单 处 或者 并处 剥夺 政治 权利 的.
因 过失 犯罪 被 判处 管制 、 拘役 或者 三年 以下 有期徒刑 的 , 一般 应当 予以 开除 ; 案件 情况 特殊, 予以 撤职 更为 适当 的 , 可以 不予 开除 , 但是 应当 报请上一级 机关 批准.
公职 人员 因 犯罪 被单 处罚 金, 或者 犯罪 情节 轻微, 人民 检察院 依法 作出 不 起诉 决定 或者 人民法院 依法 免予 刑事 处罚 的 , 予以 撤职 ; 造成 不良 影响 的 , 予以 开除.
第十五 条 公职 人员 有 两个 以上 违法行为 的 , 应当 分别 确定 政务 处分。 应当 给予 两种 以上 政务 处分 的, 执行 其中 最 重 的 政务 处分 ; 应当 给予 撤职 以下 多个 相同 政务 处分 的 , 在.一个 政务 处分 期 以上 、 多个 政务 处分 期 之 和 以下 确定 政务 处分 期, 但是 最长 不得 超过 四十 八个月.
第十六 条 对 公职 人员 的 同一 违法行为, 监察 机关 和 公职 人员 任免 机关 、 单位 不得 重复 给予 政务 处分 和 处分.
第十七 条 公职 人员 有 违法行为, 有关 机关 依照 规定 给予 组织 处理 的, 监察 机关 可以 同时 给予 政务 处分。
第十八 条 担任 领导 职务 的 公职 人员 有 违法行为, 被 罢免 、 撤销 、 免去 或者 辞去 领导 职务 的 , 监察 机关 可以 同时 给予 政务 处分.
第十九 条 公务员 以及 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务员 法》 管理 的 人员 在 政务 处分 期内, 不得 晋升 职务 、 职 级 、 衔 级 和 级别 ; 其中, 被 记过 、 记大过 、 降级 、 撤职 的 , ,.工资 档次。 被 撤职 的 , 按照 规定 降低 职务 、 职 级 、 衔 级 和 级别, 同时 降低 工资 和。.
第二十条 法律 、 法规 授权 或者 受 国家 机关 依法 委托 管理 公共 事务 的 组织 中 从事 公务 的 人员, 以及 公 办 的 教育 、 科研 、 文化 、 医疗 卫生 、 体育 等 单位 中 从事 管理 的 人员, 在 政务.内 , 不得 晋升 职务 、 岗位 和 职员 等级 、 职称 ; 其中, 被 记过 、 记大过 、 降级 、 撤职 的 , 不得 晋升 薪酬 待遇 等级。 被 撤职 的 , 降低 职务 、 岗位 或者 职员 等级 , 同时 薪酬 待遇.
第二十 一条 国有 企业 管理 人员 在 政务 处分 期内, 不得 晋升 职务 、 岗位 等级 和 职称 ; 其中, 被 记过 、 记大过 、 降级 、 撤职 的 , 不得 晋升 薪酬 待遇 等级。 被 撤职 的 , 降低 职务或者 岗位 等级 , 同时 降低 薪酬 待遇
第二十 二条 基层 群众 性 自治 组织 中 从事 管理 的 人员 有 违法行为 的, 监察 机关 可以 予以 警告 、 记过 、 记大过.
基层 群众 性 自治 组织 中 从事 管理 的 人员 受到 政务 处分 的 , 应当 由 县级 或者 乡镇 人民政府 根据 具体 情况 减 发 或者 扣发 补贴 、 奖金.
第二十 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监察 法》 第十五 条 第六 项 规定 的 人员 有 违法行为 的 , 监察 机关 可以 予以 警告 、 记过 、 记大过。 情节 严重 的 , 由 所在 单位 直接 给予 或者.机关 建议 有关 机关 、 、 给予 降低 薪酬 待遇 、 调离 岗位 、 解除 人事 关系 或者 或者 劳动 关系 等 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监察 法》 第十五 条 第二 项 规定 的 人员, 未 担任 公务员 、 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务员 法》》 管理 的 人员 、 事业单位 工作 人员 或者 国有 企业 人员 职务 的 , 对其 违法行为.前款 规定 处理。
第二十 四条 公职 人员 被 开除, 或者 依照 本法 第二十 三条 规定, 受到 解除 人事 关系 或者 劳动 关系 处理 的, 不得 录用 为 为 公务员 参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务员 法 法》 的 人员.
第二十 五条 公职 人员 违法 取得 的 财物 和 用于 违法行为 的 本人 财物, 除 依法 应当 由 其他 机关 没收 、 追缴 或者 责令 退赔 的 , 由 监察 机关 没收 、 追缴 或者 责令 退赔 ; 应当 退还 原 所有人.原 持有 人 的 , 依法 予以 退还 ; 属于 国家财产 或者 不 应当 退还 以及 无法 无法 退还 的 , 上缴 国库.
公职 人员 因 违法行为 获得 的 职务 、 职 级 、 衔 级 、 级别 、 岗位 和 职员 等级 、 职称 、 待遇 、 资格 、 学历 、 学位 、 荣誉 、 奖励 等 其他 利益, 监察 机关 应当 建议 有关 机关 、 单位.予以 纠正。
第二十 六条 公职 人员 被 开除 的 , 自 政务 处分 决定 生效 之 日 起, 应当 解除 其 与 所在 机关 、 单位 的 人事 关系 或者 劳动 关系.
公职 人员 受到 开除 以外 的 政务 处分, 在 政务 处分 期内 有 悔改 表现, 并且 没有 再 发生 应当 给予 政务 处分 的 违法行为 的 , 政务 处分 期满 后 自动 解除 , 晋升 职务 、 职 级 、 衔 级 、 、.和 职员 等级 、 职称 、 薪酬 待遇 不再 受 原 政务 处分 影响。 但是, 解除 降级 、 撤职 的, 不 恢复 原 职务 、 职 级 级 、 衔 级 、 级别 、 岗位 和 职员 等级 、 职称 、 薪酬 薪酬.
第二 十七 条 已经 退休 的 公职 人员 退休 前 或者 退休 后 有 违法行为 的, 不再 给予 政务 处分, 但是 可以 对其 立案 调查 ; 依法 应当 予以 降级 、 撤职 、 开除 的 , 应当 按照 规定 相应 调整.的 待遇 , 对其 违法 取得 的 财物 和 用于 违法行为 的 本人 财物 依照 依照 本法 第二十 五条 的 规定 处理.
已经 离职 或者 死亡 的 公职 人员 在 履职 期间 有 违法行为 的 , 依照 前款 规定 处理.
第三 章 违法行为 及其 适用 的 政务 处分
第二 十八 条 有 下列 行为 之一 的 , 予以 记过 或者 记大过 ; 情节 较重 的 , 予以 降级 或者 撤职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开除 :
(一) 散布 有损 宪法 权威 、 中国 共产党 领导 和 国家 声誉 的 言论 的.
(二) 参加 旨在 反对 宪法 、 中国 共产党 领导 和 国家 的 集会 、 游行 游行 、 示威 等 活动 的.
(三) 拒不 执行 或者 变相 不 执行 中国 共产党 和 国家 的 路线 方针 政策 、 重大 决策 部署 的.
(四) 参加 非法 组织 、 非法 活动 的 ;
(五) 挑拨 、 破坏 民族 关系, 或者 参加 民族 分裂 活动 的.
(六) 利用 宗教 活动 破坏 民族 团结 和 社会 稳定 的.
(七) 在 对外 交往 中 损害 国家 荣誉 和 利益 的.
有 前款 第二 项 、 第四项 、 第五 项 和 第六 项 行为 之一 的, 对 策划 者 、 组织者 和 骨干 分子, 予以 开除.
公开 发表 反对 宪法 确立 的 国家 指导 思想, 反对 中国 共产党 领导, 反对 社会主义 制度, 反对 改革 开放 的 文章 、 演说 、 宣言 、 声明 等 的 , 予以 开除.
第二 十九 条 不 按照 规定 请示 、 报告 重大 事项, 情节 较重 的, 予以 警告 、 记过 或者 记大过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降级 或者 撤职.
违反 个人 有关 事项 报告 规定, 隐瞒 不 报, 情节 较重 的, 予以 警告 、 记过 或者 记大过.
篡改 、 伪造 本人 档案 资料 的 , 予以 记过 或者 记大过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降级 或者 撤职.
第三 十条 有 下列 行为 之一 的 , 予以 警告 、 记过 或者 记大过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降级 或者 撤职 :
(一) 违反 民主集中制 原则, 个人 或者 少数 人 决定 重大 事项, 或者 拒不 执行 、 擅自 改变 集体 作出 的 重大 决定 的 ;
(二) 拒不 执行 或者 变相 不 执行 、 拖延 执行 上级 依法 作出 的 决定 、 命令 的.
第三十一条 违反 规定 出境 或者 办理 因私 出境 证件 的 , 予以 记过 或者 记大过 ;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降级 或者 撤职.
违反 规定 取得 外国 国籍 或者 获取 境外 永久 居留 资格 、 长期 居留 许可 的 , 予以 撤职 或者 开除.
第三 十二 条 有 下列 行为 之一 的 , 予以 警告 、 记过 或者 记大过 ; 情节 较重 的 , 予以 降级 或者 撤职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开除 :
(一) 在 选拔 任用 、 录用 、 聘用 、 考核 、 晋升 、 评选 等 干部 干部 人事 工作 中 违反 有关 规定 的.
(二) 弄虚作假, 骗取 职务 、 职 级 、 衔 级 、 级别 、 岗位 和 职员 等级 、 职称 、 待遇 、 资格 、 学历 、 学位 、 荣誉 、 奖励 或者 其他 利益 的 ;
(三) 对 依法 行使 批评 、 申诉 、 控告 、 检举 等 权利 的 行为 进行 压制 或者 打击 报复 的.
(四) 诬告 陷害, 意图 使 他人 受到 名誉 损害 或者 责任 追究 等 不良 影响 的 ;
(五) 以 暴力 、 威胁 、 贿赂 、 欺骗 等 手段 破坏 选举 的.
第三 十三 条 有 下列 行为 之一 的 , 予以 警告 、 记过 或者 记大过 ; 情节 较重 的 , 予以 降级 或者 撤职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开除 :
(一) 贪污 贿赂 的 ;
(二) 利用 职权 或者 职务 上 的 影响 为 本人 或者 他人 谋取 私利 的.
(三) 纵容 、 默许 特定 关系 人 利用 本人 职权 或者 职务 上 的 影响 谋取 私利 的.
拒不 按照 规定 纠正 特定 关系 人 违规 任职 、 兼职 或者 从事 经营 活动, 且不 服从 职务 调整 的 , 予以 撤职.
第三 十四 条 收受 可能 影响 公正 行使 公 权力 的 礼品 、 礼金 、 有价证券 等 财物 的 , 予以 警告 、 记过 或者 或者 记大过 情节 情节 较重 的 , 予以 降级 或者 撤职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开除.
向 公职 人员 及其 特定 关系 人 赠送 可能 影响 公正 行使 公 权力 的 礼品 、 礼金 、 有价证券 等 财物 , 或者 接受 、 提供 可能 影响 公正 行使 公 权力 的 宴请 、 旅游 、 健身 、 娱乐 等 活动 等 , 安排.重 的 , 予以 警告 、 记过 或者 记大过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降级 或者 撤职.
第三 十五 条 有 下列 行为 之一, 情节 较重 的 , 予以 警告 、 记过 或者 记大过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降级 或者 撤职 :
(一) 违反 规定 设定 、 发放 薪酬 或者 津贴 、 补贴 、 奖金 的.
(二) 违反 规定, 在 公务 接待 、 公务 交通 、 会议 活动 、 办公 用房 以及 其他 工作 生活 保障 等 方面 超 标准 、 超 范围 的 ;
(三) 违反 规定 公款 消费 的。
第三 十六 条 违反 规定 从事 或者 参与 营利 性 活动, 或者 违反 规定 兼任 职务 、 领取 报酬 的 , 予以 警告 、 记过 或者 记大过 ; 情节 较重 的 , 予以 降级 或者 撤职 ; 情节 严重 的 , 警告 、 记过 、 记大过 ; 情节 较重 的 , 降级 或者 撤职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第三 十七 条 利用 宗族 或者 黑 恶势力 等 欺压 群众, 或者 纵容 、 包庇 黑 恶势力 活动 的 , 予以 撤职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开除.
第三 十八 条 有 下列 行为 之一, 情节 较重 的 , 予以 警告 、 记过 或者 记大过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降级 或者 撤职 :
(一) 违反 规定 向 管理 服务 对象 收取 、 摊派 财物 的.
(二) 在 管理 服务 活动 中 故意 刁难 、 吃拿卡要 的.
(三) 在 管理 服务 活动 中 态度 恶劣 粗暴, 造成 不良 后果 或者 影响 的 ;
(四) 不 按照 规定 公开 工作 信息, 侵犯 管理 服务 对象 知情权, 造成 不良 后果 或者 影响 的 ;
(五) 其他 侵犯 管理 服务 对象 利益 的 行为, 造成 不良 后果 或者 影响 的.
有 前款 第一 项 、 第二 项 和 第五 项 行为, 情节 特别 严重 的 , 予以 开除.
第三 十九 条 有 下列 行为 之一, 造成 不良 后果 或者 影响 的 , 予以 警告 、 记过 或者 记大过 ; 情节 较重 的 , 予以 降级 或者 撤职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开除 :
(一) 滥用职权, 危害 国家 利益 、 社会 公共 利益 或者 侵害 公民 、 法人 、 其他 组织 合法 权益 的 ;
(二) 不 履行 或者 不 正确 履行 职责, 玩忽职守 , 贻误 工作 的 ;
(三) 工作 中 有 形式主义 、 官僚主义 行为 的 ;
(四) 工作 中 有 弄虚作假, 误导 、 欺骗 行为 的 ;
(五) 泄露 国家 秘密 、 工作 秘密, 或者 泄露 因 履行 职责 掌握 的 商业 秘密 、 个人 隐私 的。
第四 十条 有 下列 行为 之一 的 , 予以 警告 、 记过 或者 记大过 ; 情节 较重 的 , 予以 降级 或者 撤职 ; 情节 严重 的 , 予以 开除 :
(一) 违背 社会 公 序 良 俗, 在 公共 场所 有 不当 行为 行为, 造成 不良 影响 的 ;
(二) 参与 或者 支持 迷信 活动, 造成 不良 影响 的 ;
(三) 参与 赌博 的 ;
(四) 拒不 承担 赡养 、 抚养 、 扶养 义务 的.
(五) 实施 家庭 暴力, 虐待 、 遗弃 家庭 成员 的 ;
(六) 其他 严重 违反 家庭 美德 、 社会公德 的 行为.
吸食 、 注射 毒品, 组织 赌博, 组织 、 支持 、 参与 卖淫 、 嫖娼 、 色情 淫乱 活动 的 , 予以 撤职 或者 开除.
第四十一条 公职 人员 有 其他 违法行为, 影响 公职 人员 形象, 损害 国家 和 人民 利益 的 , 可以 根据 情节 轻重 给予 相应 政务 处分.
第四 章 政务 处分 的 程序
第四 十二 条 监察 机关 对 涉嫌 违法 的 公职 人员 进行 调查, 应当 由 二 名 以上 工作 人员 进行。 监察 机关 进行 调查 时, 有权 依法 向 有关 单位 和 个人 了解 情况 , 收集 、 调 取 证据。.个人 应当 如实 提供 情况。
严禁 以 威胁 、 引诱 、 欺骗 及 其他 非法 方式 收集 证据。 以 非法 方式 收集 的 的 证据 不得 作为 给予 政务 处分 的 依据.
第四 十三 条 作出 政务 处分 决定 前, 监察 机关 应当 将 调查 认定 的 违法 事实 及 拟 给予 政务 处分 的 依据 告知 被 调查 人, 听取 被 调查 人 的 陈述 和 申辩 , 并 对其 陈述 的 事实 理由.证据 进行 核实, 记录 在案。 被 调查 人 提出 的 事实 、 理由 和 证据 成立 的 , 应予 采纳。 不得 不得 因 被 调查 人 的 申辩 而 加重 政务 处分.
第四 十四 条 调查 终结 后 , 监察 机关 应当 根据 下列 不同 情况 , 分别 作出 处理 :
(一) 确 有 应 受 政务 处分 的 违法行为 的 , 根据 情节 轻重, 按照 政务 处分 决定 权限, , 履行 规定 的 审批 手续 后, 作出 政务 处分 决定.
(二) 违法 事实 不能 成立 的 , 撤销 案件.
(三) 符合 免予 、 不予 政务 处分 条件 的 , 作出 免予 、 不予 政务 处分 决定.
(四) 被 调查 人 涉嫌 其他 违法 或者 犯罪 行为 的 , 依法 移送 主管 机关 处理.
第四 十五 条 决定 给予 政务 处分 的, 应当 制作 政务 处分 决定 书.
政务 处分 决定 书 应当 载明 下列 事项:
(一) 被 处分 人 的 姓名 、 工作 单位 和 职务.
(二) 违法 事实 和 证据 ;
(三) 政务 处分 的 种类 和 依据.
(四) 不服 政务 处分 决定, 申请 复审 、 复核 的 途径 和 期限.
(五) 作出 政务 处分 决定 的 机关 名称 和 日期.
政务 处分 决定 书 应当 盖 有 作出 决定 的 监察 机关 的 印章.
第四 十六 条 政务 处分 决定 书 应当 及时 送达 被 处分 人和 被 处分 人 所在 机关 、 单位, 并 在 一定 范围 内 宣布。
作出 政务 处分 决定 后, 监察 机关 应当 根据 被 处分 人 的 具体 身份 书面 告知 告知 相关 的 机关 、 单位.
第四 十七 条 参与 公职 人员 违法 案件 调查 、 处理 的 人员 有 下列 情形 之一 的 , 应当 自行 回避, , 调查 人 、 检举人 及 其他 有关 人员 也 有权 要求 其 回避 :
(一) 是 被 调查 人 或者 检举人 的 近 亲属 的.
(二) 担任 过 本案 的 证人 的 ;
(三) 本人 或者 其 近 亲属 与 调查 的 案件 有利害关系 的.
(四) 可能 影响 案件 公正 调查 、 处理 的 其他 情形.
第四 十八 条 监察 机关 负责 人 的 回避, 由 上级 监察 机关 决定 ; 其他 参与 违法 案件 调查 、 、 处理 人员 的 回避, 由 监察 机关 负责 人 决定.
监察 机关 或者 上级 监察 机关 发现 参与 违法 案件 调查 、 处理 人员 有 应当 回避 情形 的 , 可以 直接 决定 该 人员 回避.
第四 十九 条 公职 人员 依法 受到 刑事责任 追究 的 , 监察 机关 应当 根据 司法机关 的 生效 判决 、 裁定 、 决定 及其 认定 认定 的 事实 和 情节, 依照 本法 规定 给予 政务 处分.
公职 人员 依法 受到 行政 处罚, 应当 给予 政务 处分 的 , 监察 机关 可以 根据 行政 处罚 决定 认定 的 事实 和 情节, 经 立案 调查 核实 后, 依照 本法 给予 政务 处分.
监察 机关 根据 本条 第一 款 、 第二款 的 规定 作出 政务 处分 后, 司法机关 、 行政 机关 依法 改变 原 生效 判决 、 裁定 、 决定 等, 对 原 政务 处分 决定 产生 影响 的 , 监察 机关 应当 根据 改变 后 的判决 、 裁定 、 决定 等 重新 作出 相应 处理。
第五 十条 监察 机关 对 经 各级 人民 代表 大会 、 县级 以上 各级 人民 代表 大会 常务委员会 选举 或者 决定 任命 的 公职 人员 予以 撤职 、 开除 的, 应当 先 依法 罢免 、 撤销 或者 免去 其 决定 , 再依法 作出 政务 处分 决定。
监察 机关 对 经 中国 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 各级 委员会 全体会议 或者 其 常务委员会 选举 或者 决定 任命 的 公职 人员 予以 撤职 、 开除 的 , 应当 先 依 章程 免去 其 职务 , 再 依法 作出 政务 处分 决定.
监察 机关 对 各级 人民 代表 大会 代表 、 中国 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 各级 委员会 委员 给予 政务 处分 的 , 应当 向 有关 的 人民 代表 大会 常务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 、 乡 、 镇 的 的 代表 大会 主席团 大会 中国 人民 政治.会议 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 通报。
第五十一条 下级 监察 机关 根据 上级 监察 机关 的 指定 管辖 决定 进行 调查 的 案件, 调查 终结 后, 对 不 属于 本 监察 机关 管辖 范围 内 的 监察 对象 , 应当 交 有 管理 权限 的 监察 机关 依法 作出 处分.决定。
第五 十二 条 公职 人员 涉嫌 违法, 已经 被 立案 调查, 不宜 继续 履行 职责 的 , 公职 人员 任免 机关 、 单位 可以 决定 暂停 其 履行 职务.
公职 人员 在 被 立案 调查 期间, 未经 监察 机关 同意, 不得 出境 、 辞去公职 ; 被 调查 公职 人员 所在 机关 、 单位 及 上级 机关 、 单位 不得 对其 交流 、 晋升 、 奖励 、 处分 或者 办理 退休 手续。
第 五十 三条 监察 机关 在 调查 中 发现 公职 人员 受到 不 实 检举 、 控告 或者 诬告 陷害, 造成 不良 影响 的 , 应当 按照 规定 及时 澄清 事实, 恢复 名誉, 消除 消除 不良.
第 五十 四条 公职 人员 受到 政务 处分 的 , 应当 将 政务 处分 决定 书 存入 其 本人 档案。 对于 受到 降级 以上 政务 处分 的 , 应当 由 人事 部门 按照 管理 权限 在 作出 政务 处分 决定 后 一个月 内 办理. 、 工资 及 其他 有关 待遇 等 的 变更 手续 ; 特殊 情况 下, 经 批准 可以 适当 延长 办理 期限, 但是 最长 不得 超过 六个月.
第五 章 复审 、 复核
第五 十五 条 公职 人员 对 监察 机关 作出 的 涉及 本人 的 政务 处分 决定 不服 的 , 可以 依法 向 作出 作出 决定 的 监察 机关 申请 申请 复审 ; 公职 人员 对 复审 决定 仍 不服 的 ,。.
监察 机关 发现 本 机关 或者 下级 监察 机关 作出 的 政务 处分 决定 确 有 错误 的 , 应当 及时 予以 纠正 或者 责令 下级 监察 机关 及时 予以 纠正.
第五 十六 条 复审 、 复核 期间, 不 停止 原 政务 处分 决定 的 执行.
公职 人员 不 因 提出 复审 、 复核 而 被 加重 政务 处分。
第五 十七 条 有 下列 情形 之一 的 , 复审 、 复核 机关 应当 撤销 原 政务 处分 决定, 重新 作出 决定 或者 责令 原 作出 决定 的 监察 监察 机关 作出 决定 :
(一) 政务 处分 所 依据 的 违法 事实 不清 或者 证据 不足 的.
(二) 违反 法定 程序, 影响 案件 公正 处理 的 ;
(三) 超越 职权 或者 滥用职权 作出 政务 处分 决定 的.
第五 十八 条 有 下列 情形 之一 的 , 复审 、 复核 机关 应当 变更 原 政务 处分 决定 , 或者 责令 原 作出 决定 的 监察 机关 予以 变更 :
(一) 适用 法律 、 法规 确 有 错误 的 ;
(二) 对 违法行为 的 情节 认定 确 有 错误 的.
(三) 政务 处分 不当 的。
第五 十九 条 复审 、 复核 机关 认为 政务 处分 决定 认定 事实 清楚, 适用 法律 正确 的 , 应当 予以 维持.
第六 十条 公职 人员 的 政务 处分 决定 被 变更, 需要 调整 该 公职 人员 的 职务 、 职 级 、 衔 级 、 级别 、 岗位 和 职员 等级 或者 薪酬 待遇 等 的 , 应当 按照 规定 予以 调整。 政务 处分 决定. , 应当 恢复 该 公职 人员 的 级别 、 薪酬 待遇, 按照 原 职务 、 职 级 、 衔 级 、 岗位 和 职员 等级 安排 相应 的 职务 、 职 级 、 衔 级 、 岗位 和 职员 等级 , 并 和 职员 等级 安排 相应 的 职务 、 职 级 、 衔 级 、 岗位 和 职员 等级 , 并 在 政务 处分.恢复 名誉。 没收 、 追缴 财物 错误 的, 应当 依法 予以 返还 、 赔偿.
公职 人员 因 有 本法 第五 十七 条 、 第五 十八 条 规定 的 情形 被 撤销 政务 处分 或者 减轻 政务 处分 的 , 应当 对其 薪酬 待遇 受到 的 损失 予以 补偿.
第六 章 法律 责任
第六十一条 有关 机关 、 单位 无正当理由 拒不 采纳 监察 建议 的 , 由其 上级 机关 、 主管 部门 责令 改正, 对该 机关 、 单位 给予 通报 批评, 对 负有责任 的 领导 人员 和 直接 责任 人员.给予 处理。
第六 十二 条 有关 机关 、 单位 、 组织 或者 人员 有 下列 情形 之一 的 , 由其 上级 机关, 主管 部门, 任免 机关 、 单位 或者 监察 机关 责令 改正 , 依法 给予 处理 :
(一) 拒不 执行 政务 处分 决定 的 ;
(二) 拒不 配合 或者 阻碍 调查 的 ;
(三) 对 检举人 、 证人 或者 调查 人员 进行 打击 报复 的.
(四) 诬告 陷害 公职 人员 的 ;
(五) 其他 违反 本法 规定 的 情形.
第六 十三 条 监察 机关 及其 工作 人员 有 下列 情形 之一 的 , 对 负有责任 的 领导 人员 和 直接 责任 人员 依法 给予 处理 :
(一) 违反 规定 处置 问题 线索 的 ;
(二) 窃取 、 泄露 调查 工作 信息, 或者 泄露 检举 事项 、 检举 受理 情况 以及 检举人 信息 的 ;
(三) 对 被 调查 人 或者 涉案 人员 逼供 、 诱供, 或者 侮辱 、 打骂 、 虐待 、 体罚 或者 变相 体罚 的 ;
(四) 收受 被 调查 人 或者 涉案 人员 的 财物 以及 其他 利益 的.
(五) 违反 规定 处置 涉案 财物 的 ;
(六) 违反 规定 采取 调查 措施 的 ;
(七) 利用 职权 或者 职务 上 的 影响 干预 调查 工作 、 以 案 谋私 的.
(八) 违反 规定 发生 办案 安全 事故, 或者 发生 安全 事故 后 隐瞒 不 报 、 报告 失实 、 处置 不当 的.
(九) 违反 回避 等 程序 规定, 造成 不良 影响 的 ;
(十) 不 依法 受理 和 处理 公职 人员 复审 、 复核 的.
(十一) 其他 滥用职权 、 玩忽职守 、 徇私舞弊 的 行为.
第六 十四 条 违反 本法 规定, 构成 犯罪 的 , 依法 追究 刑事责任.
第七 章 附则
第六 十五 条 国务院 及其 相关 主管 部门 根据 本法 的 原则 和 精神, 结合 事业单位 、 国有 企业 等 的 实际 情况, 对 事业单位 、 国有 企业 等 的 违法 的 公职 人员 处分 事宜 作出 具体 规定.
第六 十六 条 中央 军事 委员会 可以 根据 本法 制定 相关 具体 规定。
第六 十七 条 本法 施行 前, 已 结案 的 案件 如果 需要 复审 、 复核, 适用 当时 的 规定。 尚未 尚未 结案 的 案件, 如果 行为 发生 时 的 规定 不 认为 是 违法 的 , 适用 当时 的 规定 规定 如果 行为.时 的 规定 认为 是 违法 的 , 依照 当时 的 规定 处理 , 但是 如果 本法 不 认为 是 违法 或者 根据 本法 处理 较轻 的 , 适用 本法.
第六 十八 条 本法 自 2020 年 7 月 1 日 起 施行。

© 2020 Guodong Du e Meng Yu. Todos os direitos reservados. A republicação ou redistribuição do conteúdo, incluindo por enquadramento ou meios semelhantes, é proibida sem o consentimento prévio por escrito de Guodong Du e Meng Yu.